• 宁夏石嘴山:三项举措护航“五一”节日消费安全

    宁夏石嘴山:三项举措护航“五一”节日消费安全

    中国消费者报银川讯周雪鹃 记者徐文智)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消费者度过一个安全、祥和的节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市场监管局采取三项措施,全力保障“五一”节日消费安全。畅通便民诉求渠道,拓展消

  • 快递服务“最后100米”难题亟待破解

    快递服务“最后100米”难题亟待破解

    近日,消费者纷纷吐槽,“快递怎么越来越慢了”“快递员拒绝上门送达”“我家‘门口’是签收人,结果快递丢了”等。除了送达延迟,快递人员未经收件人同意将快递放到快递柜或代收点、快递没送到就被签收、默认“门口

  • 整治直播间乱象必须“零容忍”

    整治直播间乱象必须“零容忍”

    最近,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养生类账号活跃在网络直播平台,或违规开展“网上问诊”,或公开介绍“祖传秘方”,或直接开方推销“神药”,一些介绍农牧产品的带货平台,甚至将药品的概念和功效转移到农牧产品或食

  • “高学历”食品应“内外兼修”

    “高学历”食品应“内外兼修”

    近段时间,由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研发的“高学历”食品备受关注。业内人士指出,疫情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功能食品,因此,消费者对这类“高学历”食品所具有的营养性、安全性更为放心。不过,“高学历”食品在走向市

  • 西安灞桥:积极开展春节前市场秩序执法检查

    西安灞桥:积极开展春节前市场秩序执法检查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李涛记者徐文智 文/摄)2月2日,为保障广大市民能够逛得开心、吃得放心、购物舒心,陕西省西安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灞桥大队针对商场超市和餐饮店商标侵权、保质保价、食品安全等情况开展执

  • 别让商家用预制菜赚“现炒”钱

    别让商家用预制菜赚“现炒”钱

    当你点外卖或堂食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疑惑:前脚刚点完餐,外卖很快就送到或者服务员很快就端菜上桌了,速度快得超出预期。为什么能这么快?因为你吃的是预制菜,而非现做的菜肴。据7月28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很多

  • “非必要不提供”应成为网络授权的铁律

    “非必要不提供”应成为网络授权的铁律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四大主要场景梳理,并提醒广大消费者学法懂法用法,保护个人信息谨慎网络授权,养成“非必要不提供”的良好习惯。建议消费者要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个人信息保护

  • 对未成年人文身说“不”

    对未成年人文身说“不”

    重庆丰都县枫叶形象设计中心为16岁的初中生刘晓渝提供文身服务,不久刘晓渝产生悔意。当地消委会依据6月6日实施的《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进行调解,该设计中心同意补偿5000元,用于刘晓渝清除文身。据

  • 筑牢食安第一关 护航师生“第一餐”

    筑牢食安第一关 护航师生“第一餐”

    执法人员查验供餐容器洗消情况。执法人员查看半成品原料储存情况。2月26日,北京市中小学生迎来了春季学期开学。为保障广大师生在校的食品安全,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一大早便来到辖区学生餐配送企业加工制作第

  • 及时堵住虚假探店的漏洞

    及时堵住虚假探店的漏洞

    “听说这家店的××特别地道,今天带大家来尝一尝”“我不允许你们还不知道,还有家这么好吃的宝藏店”“这么大一桌子才××元,爱吃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福利……”如今,打开短视频平台,经常可以刷到各种各样的探

  • 共享充电宝“痛点”需合力破局

    共享充电宝“痛点”需合力破局

    共享充电宝解决了人们外出时对于手机的“电量焦虑”,但随着用户规模及使用场景的不断扩大,共享充电宝归还后仍计费、强推虚假广告、超限获取个人信息等问题也成了消费者吐槽的“痛点”。据《法治日报》报道)“手机

  • 物业公司岂能传播业主隐私

    物业公司岂能传播业主隐私

    10月6日,李龙决定在网上曝光他所住的“誉峰遇见”小区的物业公司——宁骏物业的员工监视业主,证据是一个名为“大帅监控群”的微信群聊天记录。聊天记录显示,从2021年2月起,李龙在小区及周边的行踪被监控

  • 江西开展春节期间民生计量监督检查 严厉打击“缺斤短两”

    江西开展春节期间民生计量监督检查 严厉打击“缺斤短两”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邬林记者朱海)近段时间以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在全省范围内持续开展春节期间民生计量监督检查,重点聚焦民生领域电子计价秤、加油机、出租车计价器等强检计量器具,深入集贸市场、商场超市、黄金

    2025-08-12 12:44 922
  • 共享充电宝“痛点”需合力破局

    共享充电宝“痛点”需合力破局

    共享充电宝解决了人们外出时对于手机的“电量焦虑”,但随着用户规模及使用场景的不断扩大,共享充电宝归还后仍计费、强推虚假广告、超限获取个人信息等问题也成了消费者吐槽的“痛点”。据《法治日报》报道)“手机

    2025-08-12 12:25 711
  • “怼”保险推销电话不能光靠相声演员的“段子”

    “怼”保险推销电话不能光靠相声演员的“段子”

    6月初,相声演员孙越在微博发文:“谁不给我打电话,我在谁家上保险!”原来是因为其车险将于7月底到期,但是多家保险公司已经对其进行了近一周的电话“轰炸”,每天能接到近20个电话。孙越的遭遇并非个例。在近

    2025-08-12 12:24 2698
  • 整治直播间乱象必须“零容忍”

    整治直播间乱象必须“零容忍”

    最近,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养生类账号活跃在网络直播平台,或违规开展“网上问诊”,或公开介绍“祖传秘方”,或直接开方推销“神药”,一些介绍农牧产品的带货平台,甚至将药品的概念和功效转移到农牧产品或食

    2025-08-12 12:13 1902
  • 广西市场监管局建立反垄断“三书一函”制度

    广西市场监管局建立反垄断“三书一函”制度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张叶丽 记者顾艳伟)3月29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日前印发《关于建立反垄断“三书一函”制度的通知》,明确提出《提醒敦促函》《约谈通知书》《立案调

    2025-08-12 12:07 484
  • 及时堵住虚假探店的漏洞

    及时堵住虚假探店的漏洞

    “听说这家店的××特别地道,今天带大家来尝一尝”“我不允许你们还不知道,还有家这么好吃的宝藏店”“这么大一桌子才××元,爱吃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福利……”如今,打开短视频平台,经常可以刷到各种各样的探

    2025-08-12 12:02 2445
  • “征信修复”岂能成为一门生意

    “征信修复”岂能成为一门生意

    当前,社会上出现一些以“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名义招揽生意的机构和个人,他们大肆宣传可删除信用报告中的不良信息,甚至堂而皇之办起了培训班,传授“如何修复征信”,称不仅能把自己的征信记录“洗白”,日后

    2025-08-12 11:57 2591
  • 谨防灰产利用“未成年人退款”机制谋利

    谨防灰产利用“未成年人退款”机制谋利

    记者调查发现,在网络游戏、直播中充值消费、打赏的“未成年人退款”机制背后,有些是成年人为了套取主播福利,伪装成未成年人的故意退款,目的是把主播送出的礼物转手卖出谋利。这种灰产的运作并不复杂:先充值消费

    2025-08-12 11:54 2100
  • 7天学会、月入10万元、零门槛零基础?河南严打“创业培训”骗局

    7天学会、月入10万元、零门槛零基础?河南严打“创业培训”骗局

    中国消费者报郑州讯记者耿记安)为净化创业培训市场秩序、维护广大创业者合法权益,近日,河南省市场监管局针对当前创业培训行业乱象,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打击治理“创业培训”骗局问题专项行动。据了解,此次专项

    2025-08-12 11:38 1980
  • 让手机APP广告不再“乱跳转”

    让手机APP广告不再“乱跳转”

    APP“摇一摇”功能日益普遍,增强了使用的便捷性,但部分应用的“乱跳转”现象,给用户带来了困扰。近期,在工信部指导下,中国信通院、电信终端产业协会联合多家行业重点企业制定并发布实施相关标准,以规范“乱

    2025-08-12 11:13 2187
  • 弹窗广告不能“想弹就弹”

    弹窗广告不能“想弹就弹”

    弹窗广告乱象由来已久,网民不堪其扰。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3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9月30日起施行,为互联网弹窗服务划出红线。(据10月9日中国经济网报道)浏览网页,被不时出

    2025-08-12 10:48 2466
  • 谨防灰产利用“未成年人退款”机制谋利

    谨防灰产利用“未成年人退款”机制谋利

    记者调查发现,在网络游戏、直播中充值消费、打赏的“未成年人退款”机制背后,有些是成年人为了套取主播福利,伪装成未成年人的故意退款,目的是把主播送出的礼物转手卖出谋利。这种灰产的运作并不复杂:先充值消费

    2025-08-12 10:40 666